查看原文
其他

华赛2015评选揭晓,湖南人再获大奖!

2016-03-25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


《悬崖栈道工人》 郭立亮


HPA/第12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2015”获奖名单今日在成都揭晓。湖南省摄协会员、湖南日报社记者郭立亮摄影作品《悬崖栈道工人》获得经济类新闻银奖,评委一致认为这幅照片的意义在于“中国民工征服世界”。


3月21日,第12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2015”在四川成都正式拉开帷幕。根据组委会提供的数据,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地区的新闻摄影工作者,提交了3万多幅作品参加本届比赛。评选持续了5天,评委会从全部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了8个类别的金、银、铜奖和优秀奖以及年度新闻照片大奖。


本次比赛评委由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欧洲等地的十三位新闻摄影界专家担任。


与往年不同,本届“华赛”在参赛作品分类上有较大改动。原来的“战争灾难类”拆分为“战争与冲突”和“灾难与疾病”两大类,“非战争灾难类”新闻改为“时事新闻类”,另外取消“新闻人物类”和“肖像类”,添加“经济类”新闻。


》郭立亮 GUO LILIANG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湖南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湖南日报新闻影像中心首席摄影记者

悬崖栈道工人

华赛2015经济新闻类银奖


4月10日,一名栈道工人扛着施工材料在悬崖绝壁的栈道上行走。


当你在名山大川旅游,走在悬崖绝壁上的栈道欣赏大美风光时,可曾想到是哪些人、用什么样的方法,在这险峻的地方建起了“空中坦途”?


2015年4月9至10日,记者来到平江县石牛寨风景区,用相机记录了一群在悬崖绝壁上施工的勇士—栈道工。


这支栈道施工队共有21名工人,其中14名来自江西省上饶市,负责栈道施工钢管骨架的架设;7名来自湖南娄底市,负责浇筑水泥路面。他们曾在张家界天门山、江西三清山、福建武夷山等地修过栈道,经验丰富。现在在石牛寨风景区修建的这条栈道,是目前我国最长的观光栈道,总长达4公里,修建难度极大。


4月9日,栈道工人们在一起吃晚饭,他们一餐就三个菜,虽然艰苦,却很开心。



来自娄底的成竹元师傅推着装满混凝土的斗车在悬崖绝壁的栈道上行走,每一步走得小心翼翼。


“从可以落脚的安全处开始,顺着崖壁的走势,把最基本的钢管骨架搭好,在骨架上铺木板,形成简易的工作平台。再在架子上方找好受力点,用风钻打眼,将钢筋插入山体,用特殊的粘合剂加固。整个栈道框架搭建完毕后,用卡扣和铁丝加固,再用水泥石子浇筑路面。路面干透后,再用钢管做芯、水泥做皮的修建护栏,栈道建成。”施工负责人张先国介绍修建栈道的工序。


在国内,栈道修建工大多来自江西。他们长期辗转于大山之间,在悬崖峭壁上作业,被称为悬崖绝壁上的“蜘蛛人”。因施工地均是在深山、野外,他们住的是简陋的工棚,生活也很简单。


大山里长大的他们,感觉不到这份在别人看来惊心动魄的差事,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危险,只要系好安全绳做好安全措施,自己多注意就行。”今年50岁、有着10多年栈道施工经验的张敬发憨厚地说。


4月9日,刚修好的简易栈道上,工人们在上面来来往往,忙碌不停。


张敬发(右一)和工友们在崖壁边搭建钢管骨架,然后再在骨架上铺木板,形成简易的工作平台。



来自江西的栈道技术工人钟永富(左)和钟明奎手持风钻在崖壁上施工,他们站在悬空的木架子上,打眼要打1.5米深,然后再用钢筋混凝土搭栈道支柱。




另外,俄罗斯摄影师波诺马尔维斯的作品《彼岸》夺得年度新闻照片大奖。其它8个大项、16个类别的金银铜奖,分别被数十个国家的摄影师夺走。



年度照片《欧洲难民》


本届华赛评委代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新华社高级记者戚恒详细讲解了年度照片的获胜原因。这是一张打动人心的照片,朴素的摄影语言有效地传递着复杂的情感。没有冲突和对抗,但却让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到他们将会面临什么,而为他们的未来担忧。历经风浪抵达彼岸,却才准备开始迈出漫漫长路的第一步。”






【华赛简介】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是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大型国际新闻摄影比赛。2005年华赛诞生,它的成功举办,第一次打破了西方世界对国际新闻摄影赛事的垄断,在中国乃至东方搭建了世界新闻摄影交流合作的新平台,铸就了国际新闻摄影的新品牌。


来自全球的13位新闻摄影界专家担任本次比赛评委:

评委会主席黄文,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媒体部主任。2006年、2007年、2016年任“荷赛”评委;2008年任美国第65届年度新闻图片国际赛(POYi)评委;2009年任澳大利亚沃克利奖摄影赛评委。2005年至2016年任华赛评委会执行秘书。



华赛评委会主席黄文介绍评选规则。


艾琳•阿廷杰毕业于洛桑大学政治学系。从1986年开始,在全球各地的摄影展览馆参与工作。目前,艾琳是一位知名的摄影学著作研究者。


格雷格•贝克是法新社驻华首席摄影记者,分管法新社在中国和蒙古国的新闻摄影报道。1991年离开家乡新西兰后,他在中国和日本生活20多年,在多家国际性新闻通讯社任职。


詹姆斯•杜利是亚历克夏基金会执行主席。他从事报道摄影和新闻摄影四十多年,曾任《纽约日报》摄影部主任近21年,《洛杉矶时报》摄影部副主任,以及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州政府、市政府撰稿人和报道记者。



评选过程掠影。


苏珊•杜利是一名摄影记者、纪录片摄影师、教育工作者及策展人。她是美国纽约州汉廷顿画廊的创始人之一。另外,他在美国、中国等多个博物馆担任名誉馆长。


露丝•艾希霍恩是《德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深编辑,于1994年至2015年间担任其图片总监。曾多次担任世界摄影比赛(荷赛)、全球年度图片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年度图片奖、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等国际摄影比赛的评委。


傅拥军是一个专注拍摄自己身边故事的中国摄影师。两次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奖;多次获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金奖,现为快拍快拍网发起人,《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


李洁军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副总编辑、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设计与传播学院摄影硕士导师。曾荣获荷赛奖、中国新闻奖、中国摄影金像奖奖项。



紧张的评选中。


戴维S.T.卢投身媒体的25年中,有21年供职于路透社。他曾是一名文字记者、摄影记者、首席摄影师,近期担任路透社位于新加坡的全球摄影部主管编辑。2016年1月他合办了自己的Elaton公司,主要用来与公众及摄影爱好者分享摄影技巧和编辑经验。


彼得•弗兰德1959年出生,1988至1990年在苏黎世一家报纸担任编辑,1998年前是一名自由记者、作家、策展人,1998年起他担任瑞士摄影基金会主任,并在苏黎世、卢塞恩等多所大学担任讲师。


戚恒,系新华社高级记者,曾任驻阿富汗战地记者,新华社澳门分社、雅典分社和洛杉矶分社摄影记者。连续参加5届奥运会、3届世界杯报道,曾获中国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称号。



组委会合影。


艾万特罗•特谢拉于1957年开始从事于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在里约热内卢晚报任摄影记者。1962年-2010年在巴西日报担任摄影记者47年,并任巴西日报首席摄影记者。参与巴西几十年来的重大事件的新闻拍摄。


吴景腾, 1953年生人。曾任台湾联合报系新闻摄影中心副主任。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技术教师。2009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委。2011年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的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评委。


近期必看文章



【湖南摄协新任理事作品展示】看湖南名记在澳门是怎样扫街的

黑暗中如何对焦?大师教你技巧!

有机会给姜昆大兵周卫星们拍照,你来不来?

就这么定了,四月一定要去这些地方!

【湖南摄协新任理事作品展示】原住民眼中的张家界




来源|HPA摄影网    图文|郭立亮    

编辑|勤快的勤    美编|夏雪777

===============

喜欢的话就点转发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